您当前位置:中国菏泽网  >  成武县  > 正文

菏泽警方端掉涉养老诈骗“健康生活馆”,民警曝光养老诈骗骗术——
40多名老年人是如何 一步步掉进“养生陷阱”的?

作者: 冯锴 刘世伟 来源: 牡丹晚报 发表时间: 2022-09-28 15:27

blob.png
查处现场(成武警方供图)

□记者 冯锴 实习生 刘世伟

人到老年会对健康问题尤其关注,一些不法之徒便利用老年人这一心理动起了歪心思。一个原本没有保健和治疗效果的普通食品,却被成武县一家健康生活馆吹嘘成可以强身健体甚至治疗疾病的保健品,并施以小惠吸引老年人参加“健康讲座”,诱导老年人购买其产品。9月份,成武警方将这一黑心“健康生活馆”端掉。

被骗老年人是如何一步步落入陷阱的?老年人如何守好自己的“钱袋子”?我市如何打击养老诈骗?9月27日,带着一系列问题,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进行了深入了解。

进群领红包,骗老人进直播间

今年8月份,成武县公安局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接到辖区群众举报,一健康生活馆销售一款号称可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产品,专门吸引老年人购买。然而,有人购买后,发现该产品未见任何疗效,怀疑上当受骗。

随后,民警根据该线索展开调查。通过对多名消费者的询问,民警大致掌握了其“套路”。经调查,这家健康生活馆的负责人叫肖某,他建立所谓的养生聊天群后,专门拉60岁以上老人进群,同时通过拉新人入群奖励红包的方式,诱使群里老人拉更多人进入。通过这种方式,聊天群内人数很快达到一定规模。

随着群内人数增多,肖某开始了下一步行动。他定期推送身份标注为“某大学中医临床专业、执业药师、高级中医健康管理师、某院士工作站干细胞疗法负责人”的主讲人“尹老师”的“养生讲座”直播间链接。为了吸引老年人进入直播间,每次到了开播时间,肖某还会发红包“提醒”。

既能看免费的养生讲座,还有红包可以领。群里的老人们似乎遇到了“好事”,却没想到,他们已经到了一个精心准备的“养生陷阱”旁。

制造焦虑,诱使老人购买产品

带着各种专家标签“尹老师”所谓的养生讲座又是怎么回事呢?

在直播间内,“尹老师”看上去确实在讲解各类慢性疾病的预防和危害,其实却是利用这些内容制造老年人对健康的焦虑。而在老年人产生恐慌心理后,“尹老师”便开始介绍某产品,宣称这些产品对各类慢性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效果,有病可以治病,没病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直播结束后,肖某还会继续在群内强调“尹老师”所介绍产品的功能,并发送与之相关的问题,老年人只要答对就有红包奖励。通过种种手段,肖某不断对老人进行洗脑,诱使他们购买产品。

经过前期调查,民警确定该团伙具有对老年群体实施诈骗的重大嫌疑。成武县公安局指派刑警大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在摸排受害人、固定证据的同时,第一时间委托专业机构对受害人购买的产品进行鉴定。

经相关机构认定,该产品为普通食品,无保健和治疗效果;而通过对“尹老师”的身份核查,其身份以及所标注的头衔均为虚构。9月5日,专案组民警将肖某抓获,现场查获相关产品一宗。

经调查,今年3月份以来,肖某在明知该产品为普通食品的情况下,为谋取暴利,采用虚构、夸大代理产品的疗效功能,将价格低廉的食品以贵重保健品的名义卖给老年人实施诈骗,涉案金额5万余元,受骗老年人达40余人。

目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深挖中。

谨防这些骗局,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警方介绍,关于养老诈骗有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几种常见骗局,老年人需要谨慎。

提供“养老服务”骗局中,骗子通常会迎合老年人的需求,虚构养老服务吸引老年人关注,并通过带老年人参观游玩所谓基地,骗取老人信任后,通过办理会员卡、预交服务费等手段骗取老年人钱财。

投资“养老项目”骗局中,骗子通常在老年人集中的场所发放传单,引诱老年人参加讲座,并在讲座中向老年人灌输金融养老、新型投资等概念,然后以售后定期返点、高额分红为诱饵,诱导老年人投资“养老项目”,最后携款潜逃。

销售“养老产品”骗局中,骗子通过提供免费或低价的旅游观光、情感陪护等手段,引诱老年人参加活动讲座。在讲座中,骗子会通过话术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宣讲,诱骗老年人购买价格虚高的保健品、食品等。

宣称“以房养老”骗局中,骗子会先和老年人套近乎,骗取老年人信任后,便择机向其兜售所谓的“以房养老产品”。之后,骗子会为老人联系金融机构签订房屋抵押贷款,老人将贷款转给骗子机构购买虚假理财产品而上当。

代办“养老保险”骗局中,骗子假借认识人社局工作人员的名义,通过电话或者微信联系老年人,谎称可帮助未参保人员进行代办服务。声称一次性补缴社会养老保险费即可享受养老退休金,然后在收到受害人巨额钱款后携款跑路。

开展“养老帮扶”骗局中,骗子多以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为目标,假借义务诊疗、心理关爱、志愿服务等形式获得老年人的好感,或通过“认亲戚”的方式骗取老人信任,之后通过各种方式骗取老人钱财。

警方提醒,面对各种养老诈骗骗术,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凡是涉及投资理财、转账汇款等事项,要及时与家人亲朋商量后再做决定,如有疑问也可及时拨打110进行求助。

专项行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在9月26日召开的菏泽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上,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央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市委政法委和相关单位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和行业乱象,全力以赴守护好老年人的“钱袋子”,推进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支队长王磊介绍,行动中,全市公安机关突出以打开路,刑侦、经侦、食药环侦等警种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实施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合同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生产、制售伪劣商品,生产、销售、提供假药、劣药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各类违法犯罪依法开展侦查打击。在侦办养老诈骗案件中,高度重视追赃挽损工作,工作中加强与检法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对犯罪嫌疑人资金流向一查到底,对涉案财物依法应扣尽扣,并依法及时予以返还受害人。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立养老诈骗案件173起,其中积案21起,现案152起;破获案件130起,其中积案20起,现案1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89人,其中积案106人,现案83人,逃犯10人;打掉团伙16个;批准逮捕82人;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9亿元。

同时,市民政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通过查处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服务机构名义开展养老服务、整治经营伪造变造或者冒充他人名义的艺术品等侵害老年人权益的违规经营行为、监测涉老非法集资风险等活动,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
分享到:
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4]20号 |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17
网站备案号:鲁ICP备09012531号 |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
Copyright© 2004-2012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